线上配资公司 下调业绩指引、低于市场预期,Lululemon还卖得动吗?
发布日期:2024-08-06 09:01    点击次数:10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实习生张亿珍尤芸茜北京报道线上配资公司

  近日,Lululemon发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截至的三个月内,其销售额同比增长19%至22亿美元,整体毛利率提升至57%,净利润则下跌2.6%至2.49亿美元。

  从地区上看,中国市场可谓是一骑绝尘。第三季度,Lululemon在中国的收入约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53%,继续领跑全球。渠道上来看,占总净收入41%的DTC(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同比增长18%。按类别划分,女装收入较去年增长19%,男装增长15%,配饰增长29%。

  对于第四财季,Lululemon预计净收入为31.35亿-31.70亿美元,预计每股收益为4.85-4.93美元,低于市场预期。该公司首席财务官Meghan Frank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进入第四财季,Lululemon“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将更加谨慎地进行业绩指引。

  这个不知不觉就火遍社媒的瑜伽裤品牌,竟然也会罕见地低于市场预期?

  中产收割机

  虽然近年来常常喊着“消费降级”,但对于中产来说,该买的瑜伽裤,可是一条都没少买。

  2022年7月,Lululemon的市值就已超越阿迪达斯,仅凭瑜伽服这一品类,成为仅次于耐克的全球第二大运动服饰集团。突破400亿美元大关,Adidas 用了68年,Nike 用了46年,而Lululemon 仅用了22年。

  回顾Lululemon过去几年的成绩单,连年递增的年收入让它从行业内脱颖而出。2022年的29.6%,2021年的42.1%,2020年的10.6%,2019年的21.0%,2018年的24.1%……即使在行业寒冬,也能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速。

  这一切都和中产阶级这一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密不可分。

  在疫情过后,中产阶级对高档奢侈品的非必要性消费缩水,在财力和权力都被压缩的情况下,该消费群体更倾向于强化“品味”。相比老牌奢侈品一贯的高端定位,Lululemon以更为合理的千元均价跻身“新”奢侈品行列,成功晋升为“运动行业的爱马仕”。

  而在此之前,其实Lululemon早已把受众定位在渴望积极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Super Girls”,避开三大球大类,精于剪裁,优选材料,成功在Nike、Adidas、PUMA等运动巨头林立的20世纪杀出了一条血路,并继续在今天玩出新意。

  品牌创始人Chip Wilson曾如此形容目标客群——“年轻、受过教育、有工作,可能尚未结婚或成家,充满活力且注重健康。”在填补运动服饰中女性品类空白的基础上,Lululemon还通过新型营销理念构建专属社区。在国内的小红书平台,话题#lululemon# 浏览量高达14.8亿次,#今日穿Lululemon# 话题下则诞生了约2.5万篇种草和测评笔记。

  线下营销中,品牌会邀请知名健身博主到店进行直播,并举办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刚刚过去的10月,为期一周的“好状态艺动长廊”在上海徐汇滨江举办了30余场社区活动,共吸引近5000人次线下参与。

  不久前,Lululemon在中国内地首个男装快闪空间于上海虹桥天地一层正式开业,这也是该品牌在靠“Super Girls”杀出血路后的新尝试——拿下中产男性的钱包。

  野心,风波与挑战

  本次公布三季报后,似乎是和早先布局男装快闪的节奏呼应,Lululemon首席执行官Calvin McDonald在业绩会上宣布,该公司准备在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男鞋。

  鞋类产品几乎是所有运动品牌最重要的品类,以Nike为例,其60%以上的收入来自鞋类。这无疑敲响了运动业巨头们警铃,更激烈的竞争呼之欲出,而此前,Nike和Lululemon之间已有若干专利技术诉讼。

  自2019年首次表示要进入鞋类市场后,2022年初,Lululemon的女鞋上市。本次其男鞋上市,直接挑战Nike、Adidas、Under Armour等行业巨头,野心着实不小。

  面对步步紧逼,行业巨头自然不甘示弱,尤其在Lululemon瑜伽主业务的布局上,目前该品牌面临着高中低端全方位市场的竞争。

  2019年,Nike推出了瑜伽系列产品,Adidas则在2021年邀请了Lululemon的前CEO作为其女子业务战略顾问,推出女性运动内衣与瑜伽裤等商品。目前这两个品牌均上线了不同价格区间的瑜伽裤,虽然专业性上略逊一筹,但覆盖了低中高不同购买层次的需求。

  在中国市场,国产运动品牌李宁的瑜伽裤价格普遍在400元以下,主打一个性价比。2022年,斐乐也推出了健身瑜伽系列,瑜伽裤售价在339元-519元区间,瑜伽背心售价在199元-399元。安踏集团旗下的另一户外品牌迪桑特,也在今年开始售卖瑜伽服饰产品,定价在790元-1990元不等,而新入安踏麾下的Maia Active,更是久以适合亚洲女性的版型系统闻名,两品牌分别成为Lululemon在高端和性价比赛道的有力竞争对手。

  目前Lululemon短期的挑战还来自一笔不划算的买卖——2020年斥资5亿美元收购的健身镜品牌Mirror。今年第三季度,受到Mirror资产减值等影响,luluemon产生了约7450万美元的费用——这也是公司该季度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下滑了2.6个百分点的重要原因。

  同时伴随的挑战还有平替风波。在女子运动及瑜伽服赛道,Lululemon的“平替”品牌早已如过江之鲫。据电子商务分析公司Jungle Scout,在北美,作为Luluemon平替的CRZ Yoga 的生意很火爆,月均售出瑜伽裤超8万条,收入约284万美元。

  而在快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中产消费已有“分级”之势,部分人群会更加关注性价比,倾向于寻找平替——Maia Active 在2022年超5亿元的销售额已成为佐证,未来Lululemon在中国非一线城市的下沉能否奏效仍有待考量。

  除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之外线上配资公司,下调业绩指引想必也是Lululemon保持下一个季度超越势头的一步棋。